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4章 公私之辨证认识

我翻译完《黄帝阴符经》后,也觉得其宗旨在于阐述圣人循道治国又相机而动。虽然说得比较粗疏,但与老子所倡导的“无为而无所不为”基本上是一致的。对此,我甚为满意。这也可以佐证我们华夏祖先的确一直按着以道治国的策略来治理好社会的嘛!故而,我把译稿题名为《黄帝阴符经注疏》交付给了书记办的人,让他们去大量印制成册,配同《道德经解要》一并列为全社会所有学堂必修之课学习。如此一来,不光保存了这部经典,而且使之名副其实地成为道家五大经典之第二(其余三部则是庄子的《南华经》(即《庄子》),金阙后圣的《黄庭经》,尹子的《文始经》),享誉清虚界!

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此书一出,我身边之人争相先睹为快。火云邪神读后击掌大声叹道:“辟邪这家伙,不晓得被猪油蒙了心,或者脑子进了水。居然把好好的一部《阴符经》给理解成了只要趁机而为,自己想咋样干都能成功去了!还说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傻话,不正是这上面的小人行径去了么?还是石舵爷睿智,能一下子就读懂圣人之言!了不起!真了不起!”

不过,他继而又嘀咕起来:“天道是公平的,以道治国就要保持公平公正。要公平公正,就要一心为公。可人的私心是咋来的呢?私心作祟,便会贪得无度,如此又怎能保持公平公正?”

他想不清楚这问题,便找了个机会问我。

对于他抛出来的这个难度极大的问题,我也没有去细想过。我只知道老子《道德经》中讲到对于超奸心耍机心的人,要“镇之以朴”!但这也没有说到人的自私自利之心是如何而来,又如何被放大到最后成了唯利是图去了的嘛!

当然,我如此想,也是太难为老子去了。他也不是啥子都想得到或啥子都去想了的万能之人耶!

这还得从根源上理下来!

首先,生物体都有利己的本能。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都选择了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只有趋利避害了,生物体才能保全和发展好自己。每个生物体都有这种本能,从而确保发展好个体。

但生存环境的恶劣往往又限制甚至损害着生物体个体的发展。这又造成了生物体有了集群发展,以求共存的生存方式。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要牺牲一些个体来保证群体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有了公心了!低级的公心靠的是集群避难,各凭能力和运气来得以幸存。比如,鱼儿组成鱼群以图得到群体的保护。高级些的公心则有了利它行为。比如,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